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式就是求任意时刻太阳高度的三角公式。
其中,H是太阳高度角,φ是当地的地理纬度,δ是当日的太阳赤纬,t是当时的太阳时角。
太阳赤纬是地球赤道平面与太阳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太阳时角是太阳光照到地面的一点和地心的连线与当地正午时地、日中心连线分别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
还有日期那就又涉及到太阳赤纬的计算了,太阳赤纬可以简单理解成直射点的纬度,不过北纬为正值,南纬为负值.任意日期的太阳赤纬角的计算公式是sinδ=0.39795cos[0.98563(N-173)] N为积日,就是日期在一年中的序号,比如1月1日是1,平年的12月31日是365。
上面说了太阳时角是什么了啊,再简单点就是太阳所处的位置与正午太阳位置之间的角度差.比如正午的太阳时角是0度,二分日日出时的太阳时角是90度。
其实判断很容易,纬度越低越靠近赤道,正午的时候太阳越高,春分或者秋分时太阳正午直射赤道,就在头顶,太阳高度角90度。
而在高纬度地区,即使是正午太阳也是斜的,不在头顶,尤其在南北两极,太阳几乎贴着地平线升起和下落。
实际上,90度—所处纬度=正午42点时分的太阳高度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