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吃火锅酒精炉突然“冒火” 6岁男孩ICU抢救3天_热门看点
来源:  半岛晨报
时间:  2023-03-01 12:26:22

酒精炉突然“冒火”,燃烧的酒精四处飞溅,6岁男孩成了“火人”……2月25日晚,在甘井子区虹桥街虹桥园小区,硕硕和妈妈及奶奶在家中吃火锅,未料发生意外。硕硕面部烧伤严重,有毁容的风险,目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接受抢救。事发时,母亲夏英娟救子心切,徒手拍火自己也被烧伤。ICU门外,夏英娟看着孩子活泼可爱的照片,心痛得无法呼吸,“宁愿一切痛苦都让妈妈来承受,哪怕是双倍,我也心甘情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夏英娟因为帮孩子灭掉身上的火,也被烧伤。受访者供图

吃火锅出意外男孩成“火人”

事情发生在甘井子区虹桥街虹桥园小区,时间是2月25日18时40分。男孩硕硕今年6岁,在幼儿园上学。当晚,硕硕的爸爸还没有下班,孩子和妈妈以及奶奶在家里吃火锅。妈妈夏英娟说,当时她在厨房里切菜,让老人和孩子先吃饭。突然,她听到屋里传来了“砰”的声响,她赶紧进屋查看,梦魇般的情景让她至今不愿回忆。

夏英娟看到,吃火锅使用的液体酒精炉不断“冒火”,燃烧的酒精四处飞溅,落在了祖孙俩的身上。她在事后分析,可能当时酒精炉正在燃烧,在添加液体酒精时发生了爆燃。瞬间,孩子和奶奶成了“火人”,发出了痛苦的喊叫声。身为母亲和儿媳,夏英娟已来不及多想,本能地冲上前为硕硕和婆婆扑灭身上的火苗。硕硕的衣服被烧着后,附着在皮肤上,成块的皮肤脱落下来……夏英娟救子心切徒手拍火,自己也被烧伤。可她已顾不得疼痛,把火灭掉后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男孩面部烧伤严重恐毁容

硕硕被送到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希望广场儿童院区救治。经医生诊断,硕硕面部、前胸、双臂不同程度受伤,同时伴有代射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和应激性高血糖等症状。当即,硕硕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孩子的奶奶则被送到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母子俩之前的合影。

原本活泼可爱的硕硕,已在ICU病床上躺了3天,浑身被纱布包裹。夏英娟看不到孩子,但她想到硕硕遭受的痛苦,就心疼得无法呼吸。她说,由于硕硕面部烧伤严重,医生表示会留下疤痕。“这么小的孩子,脸烧成这个样子,恐怕有毁容的风险,真的不敢想象孩子长大以后的生活。”这是夏英娟最为担心的。硕硕脱离生命危险后,还要接受一系列治疗,未来也将会进行多次植皮手术。

“宁愿妈妈来承受痛苦,哪怕是双倍”

夏英娟一家是普通家庭,她在小超市当售货员,丈夫是一名快递员,经济条件本就不宽裕,突如其来的一场意外,给了这个家庭沉重的打击。短短几天,为了治疗孩子和婆婆,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接下来还面临着高额的治疗费用。小区业主群里的邻居们听说此事后,纷纷伸出援手。同时,水滴筹平台也在帮这家人筹集治疗费用。

夏英娟的手机里,存有此前为硕硕拍摄的视频和照片。彼时的硕硕,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奔跑。2月28日上午,在ICU门外,夏英娟看着视频,再次泪眼婆娑。“儿来一世,母念一生,看着你痛苦难受我却无能为力……宁愿一切痛苦都让妈妈来承受,哪怕是双倍,我也心甘情愿!”她说,她会想尽一切办法为硕硕治疗,希望能陪孩子一起健康长大。

安全使用酒精炉应牢记四点

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常见的酒精炉可分为液体酒精炉和固体酒精炉两种,前者以工业酒精为燃料,后者以固体酒精块为燃料。业内人士表示,为杜绝安全隐患,使用酒精炉应牢记四点。

首先,市民使用液体酒精炉时,如果在用餐过程中需要添加液体酒精,一定要在酒精炉熄灭并降温后再进行操作,切勿在燃烧状态下添加液体酒精燃料。若倾倒中的液体酒精与火焰发生接触,会发生剧烈燃烧,形成危险。同时,在正常室温下,酒精可以挥发,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可发生爆燃。

其次,市民在为液体酒精炉添加燃料时,不要添加过满。因为酒精遇热会膨胀,溢出容器后有安全风险。

第三,无论是液体酒精炉还是固体酒精炉,不要用嘴吹气来熄灭,而是要用配套的盖子或是阻燃材质的器具盖在容器上,隔绝空气达到熄灭目的。

第四,若使用酒精炉时发生火灾,不要用水来灭火,以免增大燃烧面积。市民可就地取材,把毛巾、床单浸湿后盖在起火处,然后不停浇水直到火势被扑灭。

业内人士说,如果市民身上被喷溅到燃烧的酒精,要立即把衣服脱掉,或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覆盖起火部位,也可以用上述物品进行扑打;如果已经来不及,可就地翻滚把火压灭。同时,一旦头部起火,切勿张嘴喊叫,以免造成严重的呼吸灼伤。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满文飞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