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资讯丨天冷了,抱团取暖的红细胞们——冷凝集
来源:  检验医学
时间:  2023-01-31 18:09:14

作者 | 焦晓宁

指导老师 | 刘红军


(资料图片)

单位 | 濮阳市中医院检验科

前   言

近期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多例冷凝集导致的红细胞各项参数偏差的案例,现分享如下。

案例经过

案例一

10月13日一男性53岁患者,因腹痛收入肛肠科随后做血常规分析等常规检测。红细胞跟血红蛋白严重不成比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机器报警信息如下,图1

图1

血常规结果:RBC1.42×1012/L,Hb130g/L,HCT 17.8%,MCV 124.9fl,MCH91.1pg,MCHC高达730g/L,红细胞相关报警信息:堵孔?混浊?红细胞凝集?大细胞性红细胞?红细胞直方图200fl处有异常小峰、300fl处有条状凸起。

分析报警仪器信息先观察同批次患者的结果均正常,不存在堵孔的可能;查询该患者当天的生化结果血脂几项均正常,无脂血现象;红细胞凝集?

于是工作人员观察标本外观:呈细沙样颗粒挂壁现象(图2-4)。根据经验我猜测极大可能是冷凝集导致的检测结果异常。因此推了血片:红细胞有聚集,像葡萄一样聚集在一起。天冷了难道细胞也抱到一起取暖吗?

图2

左边为该患者标本,右边为其他患者标本

图3

图4

处理措施:

将标本置于37℃温箱,温浴30min后,重新上机检测结果如下(图5-6、并涂片图7):RBC3.74×1012/L,Hb127g/L,HCT37.1%,MCV99.2fl,MCH34pg,MCHC343g/L,此时红细胞聚集异常报警信息消失,直方图恢复正常,涂片红细胞散开。说明冷凝聚红细胞聚集是可逆的,37℃温浴30分钟后凝集现象消失。

图5

左边为水浴前结果,右边为水浴后结果

图6

图7

案例二

无独有偶,我们12月份又遇到到一例冷凝集,该患者78岁为心衰患者,我们用37℃水浴30分钟的方法迅速处理好了血常规结果。但是血型正定型出现了双群现象。

水浴后马上做血型检测,结果血型为B型。

温浴前

温浴后

案例分析

冷凝集是凝集素和自身体内的红细胞,在寒冷情况下产生凝集的现象。冷凝集素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绝大多数为免疫球蛋白IgM,少数为IgG、IgA。它存在于多数人的血清中,但由于效价较低通常不会造成自身红细胞凝集,但在支原体肺炎、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贫血、疟疾、妊娠、腮腺炎等情况下,其效价可异常增高。且在低温环境中可与红细胞抗原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沙粒状。温度升高时间充足时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消失。

冷凝集标本检测异常的原理为:在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我们所用的机器为迈瑞BC-7500,CAL-8000RBC和MCV均为电阻抗原理。因红细胞聚集导致其无法在红细胞通道单个通过。因此会大大降低红细胞计数结果,同时由于红细胞的聚集,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假性增大(红细胞直方图右侧出现的异常小峰,条状凸起)。由于机器自身优化作用会把3个以上聚集的红细胞检测时自动剔除。以RBC计数减低为主,MCV轻微升高。HCT=RBC*MCV会导致HCT假性减低的。

血红蛋白为红细胞溶解后用比色法检测,其结果不受影响。MCH=HGB/RBC、MCHC=HGB/HCT,MCH和MCHC都会假性增高,且临床案例证明多以MCHC假性增高为显著特点。案例二中做血型时,红细胞还处于冷凝集状态,处于抱团现象。抱团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一部分未通过凝胶而留在凝胶上层,造成了双群的假象。

冷凝集样本的判断

日常检验工作中,血常规分析的标本是批量的上机检测的,因此很难及时发现冷凝集。因此要求我们审结果时,首先关注异常的红细胞相关参数和直方图,RBC,HB严重不成比例(注意区分溶血标本)以及MCH、MCHC异常升高,红细胞直方图存在异常小峰跟条状凸起。此时晃动血常规标本观察采血管管壁是否有细砂样颗粒及挂壁现象。及时涂片镜下是否有红细胞聚集抱团现象。

再次要结合临床诊断,了解冷凝集多与哪些疾病相关,如我们的第二个患者为心衰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冷凝集样本的处理

轻度冷凝集标本,直接采用37℃水浴30min即可得到纠正。如果是重度冷凝集,用血浆置换的方法纠正。将标本低速离心3000r/min,去掉血浆,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如此2-3次后上机检测。结果置换红系各参数,其他参数沿用首次结果。还有老师的文章可见稀释法纠正冷凝集保温法纠正冷凝集等。

案例总结

日常检验工作中,需要我们检验人细心的发现问题,耐心有效的解决问题,交出一份“靠谱”的报告单,做一个有温度的检验人。

参考文献:

[1]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360百科

[3]周益花,于农.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2): 209.

[4]陈妍,尹萍.严重冷凝集标本的识别和处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9): 1308-10.

[5]许文荣,王建中.临床血液学与检验[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标签: 抱团取暖的红细胞们——冷凝集

猜你喜欢